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下达全面叫停离岸博彩运营(POGO)指令后,该国反有组织犯罪机构承认地下非法运营仍然存在。菲律宾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(PAOCC)近日表示,虽然大规模集中式POGO运营已被有效打击,但分散化、小型化的地下博彩活动正在各地涌现,这些活动与多种犯罪形态交织,继续对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
禁令背景与当前现状
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此前下令全面终止离岸博彩运营(POGO)业务,旨在彻底清除这一行业的非法活动。然而,根据菲律宾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(PAOCC)的最新评估,尽管大规模、集中式的POGO运营模式已得到有效遏制,地下非法博彩活动并未完全消失。
PAOCC执行主任Gilbert Cruz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传统的园区式和大楼式集中运营确实已被大规模清除,但新型分散式运营模式正在各地出现,给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。
运营模式转变与特点
当前地下POGO运营呈现出"化整为零"的新特征。非法运营商不再采用集中式办公模式,而是分散在各个地点进行秘密活动。Cruz透露:“现在他们不再公开聚集,而是分散在各处,甚至以’分房间’的方式秘密开展业务。”
这种分散化、小型化的运营模式使得非法活动更加隐蔽,更难被检测和取缔。运营者通过降低单个运营点的规模来减少风险,同时保持总体业务量的稳定。
犯罪形态与社会危害
地下POGO运营不仅涉及非法博彩活动,还与多种犯罪形式相互交织。这些活动包括"爱情诈骗"、"加密货币骗局"和"投资陷阱"等多样化犯罪模式,成为跨国诈骗链条的重要环节。
PAOCC警告称,这类灰色产业继续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,通过各种诈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。犯罪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打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。
政府应对与监管措施
针对这一情况,菲律宾内政部长Jonvic Remulla已要求各地方政府单位密切关注辖区内的可疑场所。地方政府被要求一旦发现POGO运营迹象,必须立即向国家当局报告,以便执法部门迅速采取行动。
政府正在建立中央与地方联动的监管机制,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来提高打击效果。这一多层次监管体系旨在应对地下运营的分散化趋势。
执法挑战与取证困难
地下POGO运营的隐蔽化趋势给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。分散运营模式使得追踪和取证变得更加困难,犯罪组织采用更加 sophisticated 的手段来规避监管和打击。
外界担忧,虽然正式POGO业务已被取缔,但地下化运营可能更加难以彻底清除。取证难、追踪难、打击难成为执法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未来展望与治理方向
分析人士认为,马科斯总统的"全面叫停令"需要配合更加具体的行动措施才能有效收紧灰色产业空间。未来可能需要加强跨境执法合作,提高技术监控能力,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。
长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、社会和法律多方面因素,既要打击非法活动,也要解决由此产生的就业和投资等衍生问题,寻求全面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